logo
  • 首页
  • 学院介绍
  • 人才培养
  • 学术研究
  • 实验中心
  • 对外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继续教育
  • 联合实验室
  • 下载专区
简体中文  ENGLISH
学院介绍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专业教师
    • 兼职教授
  •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队伍  硕博导师

韩冬辰


韩冬辰 简历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中亿丰建设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清华大学,工学博士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访问学者

江苏省“双创博士”

中国图学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可持续建筑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设计;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

联系方式:dchan@suda.edu.cn;18012390132

 

教育经历:

(1)2014/09-2020/08,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导师:宋晔皓

(2)2018/10-2019/10,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国家公派留学博士联合培养,导师:YIN HONGXI

(3)2012/09-2014/07,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导师:郑炘

(4)2013/04-2013/06,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交换项目

(5)2007/09-2012/07,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学士

 

工作经历:

(1)2020/09-至今,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讲师

(2)2022/01-至今,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获奖荣誉:

(1)2021年 江苏省“双创博士”

(2)2020年 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

(3)2022年 第十六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建筑创作奖三等奖

(4)2021年 中国建筑学会 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20年 第十四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建筑创作奖三等奖

(6)2012年 第九届招商地产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 金奖

(7)2012年 第二届“嘉普通杯”全国太阳能设计竞赛 一等奖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2108022, 数字孪生导向下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物理实体”动态交互机理与方法研究, 2022-01-01 至 2024-12-31, 30万元, 在研, 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2078265, 面向既有建筑改造的建筑信息理论与BIM技术融合机制研究, 2021-01-01 至 2024-12-31, 58万元, 在研, 参与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678324, 可持续性能导向的近零能耗装配式建筑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2017-01-01 至 2020-12-31, 62万元, 结题, 参与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C0702606-02,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设计方法研究和工具开发—近零能耗建筑仿真软件应用标准研究, 2017-01 至 2020-12, 18万元,结题, 参与

(5)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大项目子课题, D171100003817002, 全生命周期建筑设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与集成应用—建筑信息物理交互接口标准和系统架构研究, 2017-01 至 2018-12, 130万元, 结题, 参与

 

项目实践:

1. 2021 “极光之家”光伏零碳建筑2021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河北张家口

2. 2018 “莲花之居”光伏零碳建筑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山东德州

3. 2018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河北高碑店

4. 2017 岳阳县三中风雨操场湖北岳阳

5. 2016 旭辉零能耗示范房北京大兴

6. 2015 贵安清控人居绿色技术示范楼贵州贵阳

 

主要论著:

1.       韩冬辰, 张弘*, 崔巍文, 刘燕. 从BIM到BDT:关于建筑数字孪生体(BDT)的构想研究[J]. 建筑学报, 2020 (10): 95-101.

2.       韩冬辰, 王思宁*, 罗辉等. 快速建造导向下的箱式房住宅DfMA深化设计策略研究——以SDC2021作品Aurora为例[J]. 建筑科学, 2023, 39(04): 44-50+56.

3.       Han, D., H. Yin*, M. Qu, J. Zhu, A. Wickes (2019). Techn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of Formwork-making Methods for Customized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3D Printing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 2020, Vol. 26, Issue 2.

4.       Han, D., H. Zhang*, W. Cui, and J. Huang. Towards to a Hybrid Model-Making Method based on Trans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Digital Models - A case study of the freeform architectural design[C]. Proceedings of the 24th CAADRIA Conference - Volume 2,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Wellington, New Zealand, 15-18 April 2019, pp. 561-570.

5.       韩冬辰,尹鸿玺,瞿明等.面向定制化装配式建筑的制造与装配设计策略研究——以莲花之居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2,37(06):30-35.

6.       韩冬辰, 张弘*, 崔巍文. 基于信息物理交互的曲面形态建筑方案逆向设计方法研究[J]. 新建筑, 2020 (03): 60-64.

7.       吴国栋,韩冬辰*,张军学.高层办公建筑自然通风的风廊空间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23,No.651(02):117-122.

8.       张弘, 韩冬辰*, 崔巍文, 金世雄. 传统民居立面色彩语汇提取方法研究——以浙江桐庐深澳村为例[J]. 新建筑, 2022(01):115-119.

9.       张弘, 韩冬辰, 国萃. 从CIBIS到BIPIS——基于信息物理交互的建筑行业运作模式变革思考[J]. 新建筑, 2017(02): 15-18.

10.   阿尔诺·施吕特, 亚当·雷萨尼克, 韩冬辰. 基于下一代可持续建筑的协同系统设计[J]. 建筑学报, 2017(03): 107-109.


联系地址 :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C02-2509 / 电话 : 0512-65880196 / 传真 :0512-65880196
Copyright © 2011-2012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