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学院介绍
  • 人才培养
  • 学术研究
  • 实验中心
  • 对外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继续教育
  • 联合实验室
  • 下载专区
简体中文  ENGLISH
学院介绍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专业教师
    • 兼职教授
  •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队伍  硕博导师  校内导师

姜佳怡




姜佳怡

基本情况: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日本千叶大学绿地环境学博士

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心成员


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生态环境多尺度研究;时空分析及大数据挖掘;景观感知;环境公平等


Email: jyjiang@suda.edu.cn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深度学习与情景模拟的高密度城市水网地区非正式绿地识别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项目编号:32301646,主持,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鸟类多样性保护视角下的高密度城镇水网地区非正式绿地生境识别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3YJCZH089,主持,在研

(3)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高密度城区潜在非正式绿地识别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ZB599,项目时间:2022年8月—2024年5月,主持,结题

(4)教育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景观评价与优化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806160166,项目时间:2018年10月—2021年9月,主持,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消减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多尺度模拟与实测研究(5177081497),项目时间:2016.11-2020.12,参与,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桥阴海绵体空间形态及景观绩效研究(5167081047),项目时间:2015.11-2019.12,参与,结题

(7)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苏州古城系统性保护机制对策研究,项目时间:2024年11月—2025年12月,主要参与,在研

(8)健康评估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子课题——环境友好视角下的社区绿地空间营造与景观绩效评价研究,项目时间:2022年3月—2025年5月,主要参与,在研


代表性论著:

(1)姜佳怡, 汪慧心, 陈实, 等. 基于景观感知评价的上海市非正式绿地空间优化及管理策略[J]. 风景园林, 2024, 31(7): 48-57.

(2)姜佳怡, 陈曦, 陶冶, 等. 虚拟仿真技术在古典园林植物空间认知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 建筑与文化, 2024, (01).

(3)姜佳怡, 陈实, 陈曦, 等. 老年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公园使用差异影响机制研究[J]. 园林, 2024, 41(08): 28-38.

(4)屈铭涛, 姜佳怡*. 日本健康老龄化政策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发展历程、深化落实和经验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24, 39(06): 86-94.

(5)姜佳怡,戴菲, 章俊华.以提升空间热度为导向的上海花木-龙阳路绿道选线及优化研究[J].中国园林, 2020, 36(1): 70.

(6)姜佳怡,戴菲, 章俊华.基于POI数据的上海城市功能区识别与绿地空间评价[J].中国园林, 2019, 35(10): 107-112.

(7)夏正伟, 陈月莹, 徐琳, &姜佳怡*. (2024). 虚拟与现实场景下历史街区街道空间视觉感知对比研究——以苏州平江路为例. 新建筑(6), 50-55.

(8)戴菲,姜佳怡, 杨波.GIS在国外风景园林领域研究前沿[J].中国园林, 2017, 33(08): 52-58.

(9)姜佳怡,戴菲, 章俊华.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结构对比研究——以北京、上海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20, 35(7): 42-50.

(10)姜佳怡,陈明, 章俊华.上海市社区公园老年游客活动差异及影响因素探究[J].景观设计学, 2020, 8(5):94-109.

(11)李静芸,董华冠, 姜佳怡.原型思维在广义建成景观中的设计应用[J].景观设计学, 2020,4, 90-103.

(12)Jiang, J., Xu, H., Ma, R., Chen, S., Wang, H., & Zheng, Z. (2024). What Is 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ve Potential of Informal Green Spac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 Land, 13(11), 1768.

(13)Chen, M., Sun, Y., Yang, B., & Jiang, J*. (2024). MSPA-based green space morphological patter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influenc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Heliyon, 10

(14)Jiang, J., Chen, S., Wang, H*., Zhuang, X., Zheng, Z., & Luo, S. (2024). How Does Online Shopping Shap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Buildings (2075-5309), 14(11)

(15)Jiang, J., Chen, M., & Zhang, J. (2021). How doe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ffect the spatiotemporal behavior of residents? Evidence from Shanghai.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69, 102834. https://doi.org/10.1016/j.scs.2021.102834

(16)Jiang, J.,Xia, Z., Sun, X., Wang, X., & Luo, S. (2022).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street networks a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for aging friendly community design: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19), 11842.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1911842

(17)Yan, Q., Luo, S., & Jiang, J. (2023). Urban residents’ preferred walking street setting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case of Chengdu City. Buildings, 13(5), 1199.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3051199

(18)Xiao, X., Zhang, L., Xiong, Y., Jiang, J., & Xu, A. (2022). Influence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spaces on microclimate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of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1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3108-1


会议和报告:

(1)Jiang, J., & Zhang, J. (2021). Inquiry into the activity needs and emotional feedback of park users in Shanghai. In 2021 IFLA.

(2)Jiang, J., Su, C., Hu, J., & Zhang, J. (2020).Inquiry into the activity time and job-residence location of urban park visitors at a block scale with a comparis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Journal of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20(2), 25.

(3)Jiang, J., & Zhang, J. (2019). The impacts of urban functional-zones on visit frequency to local green space: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pp.42). In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主要专利:

(1)姜佳怡, 董睿, 王婧. 基于机器学习的平原水网地区非正式绿地识别方法和系统. 2023年,发明专利


部分获奖:

(2)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分会(IFLA-APR). 2023年10月,三等奖,钟誉嘉、姜佳怡、谭立等

(3)苏州市文化创意大赛(建筑及环境设计)职业组.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11月,二等奖,钟誉嘉、姜佳怡、谭立等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2025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优秀指导教师

(2)2025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 国奖一等奖、江苏赛区一等奖. 绿意轮回计划:草畜平衡的智慧林牧耦合系统(第一指导)

(3)2024年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 新时代、新森林——基于生态恢复和产业优化的毛乌素沙地森林管理新模式(第一指导)

(4)202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作品年展优秀作品. 楼下“建”(第一指导)

(5)2023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学生设计竞赛三等奖. 溯·洄——喇家遗址纪念性景观设计(第一指导)

(6)2022年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铜奖. KITTY OR KILLER?合肥蜀山区城市流浪猫综合管理体系构建计划(第一指导)

(7)2022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LA先锋奖)手绘表达与模型类优秀作品. 基于藏传佛教放生实践的拉萨河下游河谷区生境营造规划(第一指导)


联系地址 :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C02-2509 / 电话 : 0512-65880196 / 传真 :0512-65880196
Copyright © 2011-2012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