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苏大教〔2022〕67号)、《苏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2022年修订)》(苏大教〔2022〕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建筑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1.建筑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小组,院党委书记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执行组长,各系、所负责人、系主任助理为组员(名单附后)。学院按学校规定,向教务处报下一学年可接受转专业的专业名单、各专业可转入的人数和对申请转入学生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具体遴选方法等,详见转专业工作方案(《关于开展苏州大学2025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的附件3)。
2.6月20日上午9:00至6月26日中午12:00,符合要求的本科生登录“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系统”(以下简称“申请系统”),自愿完成转专业申请。
3.6月27日,工作小组严格按照学校转专业文件规定,在“申请系统”中根据要求审核学生的转专业转出申请。6月30日,在“申请系统”审核申请转入本院学生的转专业转入申请资格,并在“申请系统”中及时提交审核结论。
4.7月2-3日,学院在“申请系统”中排考;申请学生本人自行于7月3日下午16:00至7月4日期间,登录“申请系统”,查询本人转专业申请资格、考核安排及要求,提前做好考核准备工作。
5.申请转入我院允许转入专业的学生,通过材料审核环节后,需参加我院组织的考核。我院可接受转入的专业分别为:2023级建筑学、2023级城乡规划、2023级风景园林、2023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024级建筑学、2024级城乡规划、2024级风景园林、2024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请转专业申请资格通过审核的学生加入2025年建筑学院转专业考核QQ群(群号616585981,以学院+学号+姓名认证),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秘书将在QQ群内发布通知和答疑。
6.各专业考核均分为笔试(50分)和面试(50分)两个环节。笔试为美术测试;面试环节主要考核学生申请转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知识面、思维反应能力、综合素质等。
7.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取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面试环节。按照学校要求,面试全程录音录像。
8.根据笔试加面试总分,按专业从高到低排序(若遇总分同分,按学生GPA高低排序),确定允许转入学生初选名单,上报教务处。(计划转入人数为专业可接受转入人数上限,若考核后发现申请学生均未能达到转入要求,录取人数最低为0。)
9.转专业学生后续管理:转入学生按学号所在年级完成该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要求,方可申请毕业。转入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不接受其他学院已修课程的学分转换,转入我院后,一般须跟随一年级学习,一年内完成一、二年级专业核心课程的,可跟随同年级修读,因此,学生需要注意转入后延长学年、可能不能如期参加研究生推免等风险。
10.若学生对学院转专业工作的过程或结果存在异议,可在转专业工作时间内向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提出咨询或申诉(联系电话0512-65880187,电子邮箱:njliu@suda.edu.cn)。若对学院回复或处理仍有异议,可向苏州大学教务处学籍管理科提出申诉(电子邮箱:xlhu@suda.edu.cn)。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书面形式举证事实及陈述诉求。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11.本细则由建筑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解释。其它事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金螳螂建筑学院
2025年6月20日
附:2025年建筑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沈云彩
执行组长:申绍杰
组员:成龙、夏正伟、毛媛媛、肖湘东、汤恒亮、陈曦
秘书:刘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