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学院介绍
  • 人才培养
  • 学术研究
  • 实验中心
  • 对外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继续教育
  • 联合实验室
  • 下载专区
简体中文  ENGLISH
学院介绍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专业教师
    • 兼职教授
  •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队伍  硕博导师

夏正伟




基本信息:

夏正伟,男,1982年生

教授,博士,硕导,建筑系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葡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聚焦多源数据与跨学科技术支撑下的建成环境研究与设计创新,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更新、多尺度公共空间环境与行为、历史街区空间环境适应性更新等。

电子邮箱:xia_zw@126.com



社会兼职:

· 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孪生与未来城市专委会委员

· 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城市设计专委会委员

· 江苏省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分委会委员

·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曾获荣誉: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8

· 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2024

· 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2024

· 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奖,一等奖,2024

· “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2024

· “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2025

·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职业组)一等奖,2024

·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职业组)二等奖,2025

·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专项合作赛道奖,2024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一等奖,2023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城市设计),二等奖,2025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城市设计),三等奖,2025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城市设计类),三等奖,2023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三等奖,2024

·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24

·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23

· 苏州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2

· 苏州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设计)职业组金奖,2024

· 苏州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设计)职业组银奖,2025

· 苏州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设计)职业组二等奖,2021

· 苏州市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

·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城市设计竞赛三等奖,2020

· 第十一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4

· 第一届“江苏省建筑师杯”建筑设计方案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007

· 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6项),2014—2024

· 指导学生获中俄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设计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2024

· 2020年至今,指导学生在“紫金奖”“WUPENICITY ”“清润杯”“未来设计师”“米兰设计周”“基准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余项



论文著作:

· 夏正伟,丁小雪.儿童友好医院的建设策略研究———来自苏州的探索与实践[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4.

· 辛善超,夏正伟,韩孟臻,夏兵,孙澄宇,宫聪,王卡,晁军,周宇舫,刘文. 城市·文本——2024 年“8+”联合毕业设计作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5.

· 夏正伟,徐磊青,万朋朋.高层商业综合体中的人流、空间与功能研究——以3个轨道交通商业综合体为例[J]. 建筑学报,2015 (5): 103-108.

· 夏正伟,丁小雪,王轩轩,孙霄笛.走向儿童友好医院:背景、理念与路径[J].建筑学报,2023 (S2):101-107.

· 夏正伟,陈月莹,徐琳,等.虚拟与现实场景下历史街区街道空间视觉感知对比研究——以苏州平江路为例[J].新建筑,2024,(06):50-55.

· 姜佳怡,汪慧心,陈实,夏正伟(通讯作者).基于景观感知评价的上海市非正式绿地空间优化及管理策略[J].风景园林,2024,31(07):48-57.

· 夏正伟,张烨,徐磊青. 轨道交通站点区域TOD效能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规划师, 2019(22): 5-12.

· 夏正伟,张烨. 从“5D”到“5D+N”:英文文献中TOD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际城市规划,2019(5): 109-116.

· 夏正伟,徐磊青,万朋朋. 基于空间与业态的高层商业空间人流分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2): 1807-1814.

· 郭烁,夏正伟(通讯作者). 虚拟空间介入下的社区居民生活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视角[J].规划师,2021(03): 85-90.

· 丁小雪,夏正伟.儿童友好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间环境特征分析[J].华中建筑,2024,42(05):16-20.

· 吴永发,夏正伟,刘志宏.基于新工科融合创新的建筑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苏州大学建筑学院的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23,(02):7-14.

· 王思宁,夏正伟(通讯作者),孙磊磊.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数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苏州大学的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23,(02):15-21.

· 王轩轩,张文君,夏正伟(通讯作者).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对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养育巷社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07):161-163.

· 夏正伟,陈月莹. 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遗产数字化研究历史回顾与启示[J].中国名城,2023(04):71-77.

· 言语,徐磊青,刘珩,夏正伟.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适宜密度规模研究[J].南方建筑,2023(09):52-61.

· 言语,徐磊青,刘珩,夏正伟.轨交综合体基面公共空间的容积率奖励条件研究基于公共空间品质与可达性验证[J].时代建筑,2023(02):44-53.

· 宋玉姗,蒋岳雷,夏正伟(通讯作者).乡愁记忆与日常生活——“合村并居”建设中的公共空间重塑[J].华中建筑,2023(08):79-84.

· 夏正伟,王轩轩.基于数据与人本视角的建筑学研究型毕业设计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22,8(33):126-130.

· 夏正伟,宋玉姗.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保留型城中村空间环境研究——基于常州市三个保留型城中村的实证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0):117-124.

· 宋玉姗,夏正伟(通讯作者). 轨交站点区域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以常州市博爱路站为例. 装饰,2018(5):138-139.

· 夏正伟,孙霄笛.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建筑空间发展[J].中国名城,2021,35(09): 20-26.

· 夏正伟,王轩轩. 基于价值取向的轨交站域建成环境更新研究——以昆山玉山广场站域为例[J]. 中国名城,2020(10): 52-57.

· 曹泓石,徐晨鹏,夏正伟(通讯作者).基于《姑苏繁华图》的苏州传统街巷更新策略研究——以悬桥巷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5,(01):71-73.

· 龚斌,夏正伟(通讯作者),孙霄笛.基于便捷生活的边界消融——科幻电影中的城市生活空间呈现[J].华中建筑,2022,40(02):25-29.

· 张文君,夏正伟(通讯作者).健康导向下社区建成环境建设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 城市建筑,2021,18(29):7-11.

· 夏海山,王凌绪,夏正伟.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以山西司马矿景观生态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7,31(10):57-62.

· 夏海山,夏正伟,白潇潇. 办公建筑整体转型的绿色维度[J]. 新建筑,2008 (2):20-25.

· 夏正伟,刘权,范婷婷,等. 社区街道空间步行活动特征及需求研究——以常州市翠竹片区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5, 28(4):11-15.

· 夏正伟. 邻校 “城中村”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查与分析研究——以常州工学院相邻“城中村” 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 26(5): 66-70.

· 夏正伟. 城市活力空间的延续与拓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 (3):21-25.

· 夏正伟,夏海山. 绿色办公建筑的模式语言——东京竹中工务店给出的诠释[J]. 中外建筑,2008 (9):53-57.

· Xia Z ,Feng W ,Cao H , et al.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Indicators on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23[J].Sustainability,2024,16(21):9165-9165.

· Xia Z ,Wang X ,Wang H , et al.Age-Friendly Street Construction: The Synergy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Old Urban Communities in Suzhou[J].

Buildings,2024,14(11):3378-3378.

· Xu C ,Cao H ,Xia Z(通讯) , et al.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s on Spatial Attractiveness in a Jiangnan Water Town Through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J].Buildings,2025,15(12):2091-2091.

· Jiayi Jiang; Zhengwei Xia(通讯); Xiaodi Sun; Xuanxuan Wang; Shixian Luo.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Street Networks a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for Aging Friendly Community Design: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19(19):11842.

· Xu J,Liu M,Li L ,Xia Z(通讯).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lighting on students` sleep, alertness and mood: A field study in a Chinese boarding school.Lighting Research & Technology,2024,56(2):185-206.

· Leiqing Xu, Zhengwei Xia. Pedestrian Distribution in High-Rise Commercial Complexes: An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Spatial and Functional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Rise Buildings[J], 2016.5(2): 95-103

· Xia zhengwei, Xu leiqing, Wan pengpeng, Zhou Feng. Research on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Pedestrian Distribution in Langham Place.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2014:1241-1249

· Xia zhengwei, Xu leiqing, Wan pengpeng, Zhou Feng.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destrian Distribution in Cloud Nine Plaza of Zhongshan Park.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2014: 1250-1257



项目经验:

· 《基于“SAR-TSI”层级体系的既有地域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模式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52078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已结题

· 《轨道交通综合体效能优化的关键性导控元素及关联效应研究——以上海为例》(513783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已结题

· 《城市老旧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特征解析、绩效评估与优化——基于老幼户外健康活动视角》(BK2021131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 《基于效能评价的轨交站点区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建构与优化策略研究》(18YJCZH19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 《传统村落绿色宜居住宅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2019-K-02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主要参与,已结题

· 《基于使用分析的轨交重点站域公共空间组织关键技术策略》(16KJB560001),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 《探讨面向未来的城市核心功能》(魅力发展专题)(2023-2024),中新联合研究课题(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负责人,已结题

·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F2022LX007),苏州市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参与,已结题

· 《苏州市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指引》(2021),苏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委托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 《公共卫生事件下苏州典型社区空间环境现状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SR202008),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 《常州市保留型城中村日常生活空间建设研究》(CZSKL-2014C050),常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联系地址 :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C02-2509 / 电话 : 0512-65880196 / 传真 :0512-65880196
Copyright © 2011-2012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