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院在独墅湖校区金螳螂建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金砖里的匠心和智慧”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素养公开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金瑾应邀授课。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远丰出席本次活动。2025年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季班学员、金螳螂建筑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金螳螂建筑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院团委书记甘露主持。

聘任仪式上,院党委副书记黄远丰为金瑾颁发了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特聘导师证书。他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金瑾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非遗传承的初心与成就,强调了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中蕴含的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匠心,与学院“匠心筑品”的办学宗旨高度契合,希望同学们能从非遗文化中汲取成长力量,锤炼过硬本领。

金老师从御窑金砖的历史渊源切入,结合明清时期皇家营建的趣味典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金砖”并非金制、却因“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被誉为“天下第一砖”的由来。在制作技艺讲解中,她详细拆解了选土、练泥、制坯、烧制等二十余道核心工序,通过“一土一泥需三载”的匠心故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非遗技艺的严苛与精妙;同时聚焦金砖“质地坚硬、色泽温润、耐磨防潮”的独特亮点,穿插古今应用案例,让枯燥的工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整堂课程既有专业深度,又具互动趣味,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全体学员一同前往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开展实地研学。金砖文化小组成员贺子松带领大家走进生产基地和陈列展厅,围绕金砖的锻造环境要求、传统工具使用、现代创新应用等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亲身参与压泥坯工艺,亲手感受泥土在反复捶打、揉捏中蜕变的过程,近距离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进一步加深了对“匠心”的理解。

此次“信仰公开课”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有机融合,既让同学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精益求精、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信仰公开课”品牌建设,邀请更多名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为青年学子搭建文化传承与成长成才的优质平台,引导同学们在匠心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磨砺中书写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