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学院介绍
  • 人才培养
  • 学术研究
  • 实验中心
  • 对外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继续教育
  • 联合实验室
  • 下载专区
简体中文  ENGLISH
学院介绍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专业教师
    • 兼职教授
  •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队伍  硕博导师

张玲玲



基本信息:

张玲玲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导,博士;

苏州大学社区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

苏州市建筑与城市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研究方向:社区规划,社区更新,环境行为,中微观尺度城市建成环境量化分析

邮箱: zhanglingling119@126.com

教育背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

维也纳技术大学,建筑学,访问学者;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

 

曾获荣誉: 

Ÿ   带领苏州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联合团队参加“2019 UIA-CBC 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取得二等奖(第1名),并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Ÿ   指导本科生获得2019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Ÿ   指导本科生参加多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组,三等奖若干组,以及市级金奖;

Ÿ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8“竹境”东南大学竹建造五校联合教学取得优秀作业奖;

Ÿ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2、2023年第10、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组,江苏赛区一等奖2组;并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Ÿ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3第七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获国家级二等奖1组,三等奖1组;

Ÿ   多次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

Ÿ   带领团队获得2023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七届“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Ÿ   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

 

论文著作与专利: 

[1]  张玲玲.保障性住房发展模式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  张玲玲,王嘉莉,徐俊丽.保障性大型社区发展类型与差异——基于人口密度和POI实时数据[J/OL].城市规划,1-11[2023-12-2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378.TU.20231123.1543.002.html;(CSSCI)

[3]  Lingling Zhang; Zihao Wu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fluences in large-scale social housing communities in China: the case study of Shanghai and Nanjing,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2, 21(3): 825-838 (SCI,A&HCI双检索)

[4]  张玲玲,王嘉莉,吴子豪,钱立.基于空间句法的中国典型社区路网与休闲行为关联性研究[J].新建筑,2021(05):148-153.(建筑类一类权威核心)

[5]  张玲玲.大型保障性社区发展状况监测方法初探——基于人口密度因素[J].现代城市研究,2019(03):10-18;(北图核心)

[6]  张玲玲,杨绍亮.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活动行为特征及空间布局关联性初探——以苏州园区邻里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8,36(08):82-86.(高引论文,18年见刊至今引用53次)

[7]  张玲玲,杨绍亮.弗雷·奥托与大跨度柔性结构建筑[J].建筑师,2018(5):83-90

[8]  杨绍亮,张玲玲.基于数字技术的大跨度柔性结构建筑设计新途径——以膜结构为例[J].新建筑,2018(04):9-13.(建筑类一类权威核心)

[9]  张玲玲,蒋丽君,王嘉莉等.西方社会住宅区更新:政策历程、成效评估及中国的启示[J].中国名城,2024,38(01):29-38.

[10]方奕璇,张玲玲,徐佳楠.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休闲行为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10):135-139.

[11]张玲玲.旅游开发对历史街区原住民居住经营业态影响研究——基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实证调查[J].华中建筑,2018,36(12):102-105.

[12]赵琦,张玲玲.老城区居民居住建筑审美倾向初探——以苏州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08):109-113.

[13]张玲玲.闽东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环境生态体系探究——以宏琳厝为例[J].中国名城,2018(10):83-87.

[1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移动座椅系统,专利号: ZL 2018 2 0052731.4,发明人:张玲玲

 

科研与实践项目:

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708375),保障性大型社区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耦合关系研究——以上海和南京两种模式为例,2017-2020;

Ÿ   主持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7SJB1333),社区公共空间“空间-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苏州园区邻里中心为例,2017-2019;

Ÿ   主持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7LX019),苏州历史街区微观“文旅融合”发展途径与策略研究——基于平江街区原住民居住业态调查,2017;

Ÿ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 2017YFC0702504),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2017-2020;

Ÿ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971211),大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差异与社会空间分异的耦合过程、机理及效应研究,2020-2023;

Ÿ   河南商丘市中心商务区规划,2012

Ÿ   上海南站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

Ÿ   贵州黎平古街规划,2011

Ÿ   安亭新镇二期小区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2009

Ÿ   重庆浩昌国际金融中心,2006

Ÿ   深圳万科东海岸三期,2005

Ÿ   郑州泰宏小区规划,小区中心会所,2004

Ÿ   深圳筑博—万科武汉金地二期,2004

 

 


联系地址 :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C02-2509 / 电话 : 0512-65880196 / 传真 :0512-65880196
Copyright © 2011-2012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