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晚,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注册建筑师会员、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吴永发教授做客敬文讲堂,在王健法学院东吴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讲座《文化自觉与设计创新》。本次讲座由敬文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孟玲玲老师主持。
首先,吴永发教授介绍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引发众人思考。吴教授批评了中国建筑存在的复古媚洋、克隆复制、浮夸粗糙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背后体现的是建筑认识的偏颇、文化内涵的缺失和技术手段的缺损。他表示,建筑应该以实用、经济和美观为价值取向,回归建筑本质,强化社会责任,具有地域性和可持续性。
随后,吴永发教授指出,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一种历史沉淀,建筑文化自觉主要依赖于整个社会文化,建筑设计的创新不能割断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应当意在创新和巧妙,反映建筑的本质。接着,他以圣家族教堂、万神庙、萨伏伊别墅等为例,证明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光影的诗、居住的机器。他认为建筑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展现于广阔地平线上的空间文化形态,是人类按一定目的、运用一定材料、把握一定技术和“美学”词汇的大地营造。同时建筑应当有自然的哲学精神、有机的审美意象,讲究天地之构、实体之构和细部之构,建筑设计应当以本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本土化有机统一为目标。
最后,吴教授阐述了他的设计理念——可持续建筑本土化设计创新。他先后介绍了纽约世贸大厦重建、巴黎蒙帕纳斯大厦改造、上海外滩远改造、苏州博物馆、哈尔滨新机场、重庆山城滨水区域城市设计、苏州新姑苏医院、新安艺术馆和园中园——共享园林的创意与营造实践等案例,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设计理念。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就建筑设计与数字化结合、建筑的主客观性、苏州发展“田园城市”的可能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等问题,吴教授一一给出了看法。他认为建筑设计师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乡村振兴建筑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同时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最后,孟老师就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她再次感谢吴教授从自然、人文、历史为同学们讲述了建筑文化,让同学们看到了建筑的多元,领略了世界建筑之美,开拓了视野。建筑具有生命,它的创新不能割断历史文化,美和技术诠释了它的真谛,建筑在塑造文化的同时也彰显了城市的文化追求。
通过本次敬文讲堂,同学们对建筑的魅力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感受,明白了建筑要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长期生存实践,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坚持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提取凝练文化要素,积极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敬文书院青年传媒中心 徐佳伊)